震泽左庶 (转载须征询)
Saturday, October 12, 2013
Sunday, August 14, 2011
汤安: 茱萸考
茱萸峰,俗名小北顶,海拔1308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隹节 倍思亲,遥知兄 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可见黄河如银带;俯视脚下,群峰形似海浪涌....
汤安 茱萸考
杜甫詩 "明日此會知誰見, 醉把茱萸仔細看" 是哪种茱萸?
汤安
杜甫詩 "明日此會知誰見, 醉把茱萸仔細看" 是哪种茱萸?
1, 遍插茱萸 引子
今天见到两位学术道行都很好的朋友 讨论关于夏茱萸 (Elaeagnus umbellate
尽 管民 间叫法经常是丰富多样,它们在大的科属种关系明显是不含糊的 (种名有时候有分类学上的远近和亚种争议,
Elaeagnus umbellate
然而,即使说是两个种,也一定是非常近的两个种(
2. "明日此會知誰見, 醉把茱萸仔細看", 是指哪种茱萸?
如果从历史记 载来看,应该说茱萸最可能的是指 吴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
中国古代 "茱萸" 是名星植物,因为茱萸雅号曰“辟邪翁”,避瘟疫不生病。
唐初《艺文类 聚》中转引《洞林》载:“(晋)郭璞避难至新息(今河南省息县)
宋 朝洪迈《容斋随笔 》卷四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唐朝诗人刘梦得(刘禹锡)说:“
顺带挂一漏万 地收集一点茱萸相关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谢新恩
作者:唐*李煜
冉 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 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 长相似。
九日登高
作者:王昌龄
青 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 下醉,何曾得见此 风流。
九日藍耕會飲
杜甫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朱放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 茱萸。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唐 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 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 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 仙。
其他名家名作还有许多许多,比如:
王昌龄《九日登高》: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戴叔伦《登高回乘月寻僧》: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卢纶《九日奉陪侍郎登白楼》:睥睨三层连步障,茱萸一朵映华簪。
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
白居易《九日寄微之》:蟋蟀声寒初过雨, 茱萸色浅未经霜。
[上面一些诗词和 内容不少是引用"嗟余听鼓", 一个很不错的博克里的,链接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08d2a01008cu7.html ]
不 经意翻看全宋词,发现周紫芝写词更是喜爱用茱萸,而且十分入味!
全宋词 (周紫芝)
鷓鴣天
終日看山不厭山。尋思百計不如閑。何時得到重陽日,醉把 茱萸仔細看。 欹醉帽,倚雕闌。偶然攜酒卻成歡。籬邊黃菊關心事,觸誤愁人到酒邊。
暗惱潘郎舊恨,應追念、菊老殘英。秋空晚,茱萸細撚,醽醁為誰 傾。 人間,真夢境,新愁未了,綠鬢星星。問明年此會,誰寄幽情。
倚盡一樓殘照,何妨更、月到簾旌。憑闌久,歌君妙曲,誰是米嘉榮。
機雲兄弟,坐中玉樹, 瓊枝高秀。
且莫勸人歸去,坐來未久。
甘泉書奏。報幽障、沈烽後。
明朝重九,茱萸休惱,淚沾襟 袖。
怕衰黃花,也解笑人白首。
何。
千疊岫,萬重波。一時分付與秦娥。明年身健君休問,且對秋風卷翠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谢新恩
作者:唐*李煜
冉 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 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 长相似。
作者:王昌龄
青 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漫说陶潜篱 下醉,何曾得见此 风流。
九日藍耕會飲
杜甫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朱放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唐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 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 仙。
王昌龄《九日登高》: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上面一些诗词和 内容不少是引用"嗟余听鼓", 一个很不错的博克里的,链接是:
http://blog.sina.com.cn/s/
不 经意翻看全宋词,发现周紫芝写词更是喜爱用茱萸,而且十分入味!
全宋词 (周紫芝)
鷓鴣天
終日看山不厭山。尋思百計不如閑。何時得到重陽日,醉把
瀟湘夜雨(和潘都曹九日詞)
江繞淮城,雲昏楚觀,一枝煙笛誰橫。曉風吹帽,霜日照人明。暗惱潘郎舊恨,應追念、菊老殘英。秋空晚,茱萸細撚,醽醁為誰 傾。 人間,真夢境,新愁未了,綠鬢星星。問明年此會,誰寄幽情。
倚盡一樓殘照,何妨更、月到簾旌。憑闌久,歌君妙曲,
品令
上賊軍退舍 西風持酒。誚不做、愁時候。機雲兄弟,坐中玉樹, 瓊枝高秀。
且莫勸人歸去,坐來未久。
甘泉書奏。報幽障、沈烽後。
明朝重九,茱萸休惱,淚沾襟 袖。
怕衰黃花,也解笑人白首。
鷓鴣天
前一首,自為之也 年少登高意氣多。黃花壓帽醉嵯峨。如今滿眼看華髮,強撚茱萸奈老千疊岫,萬重波。一時分付與秦娥。明年身健君休問,
木本里至少有十来种茱萸。本文后面把它们列出来给 大家。其中最好吃的是夏茱萸,而且个头大一些。
既然说到夏茱 萸立秋后是好浆果,就稍微多说两句它们到底好在哪里。其实,
关于古人配戴的到底是哪种茱萸,也许最终没有十分确切的答 案,
“清明插柳,端 午插艾”,就如重阳插茱萸一样,
下面附上土佬先生 的回信来说明考证称呼之难:
引用之前,
Jiapeng 先生:
无任感激您在百忙之中赐覆 长信,提供了许多資料。
我的读后感是:
所以,汉唐时代秦晋士人重 阳登高佩带的是芸香科,山茱萸科还是胡颓子科里的『茱萸, Tetradium ruticarpum,Cornus officinalis,还是 Elaeagnus multiflora? 』尚难定论。这件事牽涉了一 千 多年来的不求 甚解和以訛传訛。再加上中国的地域广大,各地对同一种的植物往往有当地的名字,混乱之中再加上『尊重权威』和『尽信书』的致命毛病, 就 很难收拾了。
我写过一篇分辨茱萸(唐茱萸), 食茱萸,和刺茱萸的文章。没放在自己的网站。原因是自知除了我理淸楚的几条之外,还有太多紊乱的背景資料。我没法评论那个 古人在那本古籍里的记載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好让古名和今名之间的矛盾延续下去了。您看,研究科学的,要是连名称都没法统一,还能 怎么呢?
您 提起早田文藏 Hayata 在台湾的田 野工作。这个日本人在当年确实花 了不少勁儿。台湾的植物学者/学阀奉他的记录为圭皋。 在台湾进行『本地人 vs. 外省人』的意识形态的鬥爭 中,从事植物生态科研的人把七、八十年前 Hayata 没有记录的品种,都列入外来品种(入侵品 种)。他们要排除,消灭外来种,保护本地种。我在互联网上提出 Hayata 在台湾只是 带几个饭团在山地和田野作了『线性』的步行调查。他 没有,也不可能作『面』的调查。他遺漏的品种可多著呢。怎么能把他著的台湾植物誌没登记的都当作外来种,都认为威胁了本地种的生存? 结果我捅了这些以日本为祖国的台独学阀的马蜂窝了。这也就是 我決定设立自己和舍弟的网站,有自己玩的 sand box 的动机。---大土佬 儿 拜
3.
吴茱萸
(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原名Euodia ruticarpa),芸香科
关于这种"现名"
我把网名叫 taxus的同好的说法一并贴过来 (taxus 2010-5-31 23:53 link: http://zjflora.com/archiver/?
[前几天在CFH鉴定臭辣树照片,
FOC作者认为,Euodia属7个种仅分布澳大利亚、
臭辣树(
吴茱萸的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 (A. Jussieu) T. G. Hartley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中国植物志第43卷第2册:
浙江植物志第4卷:
进一步查:
Evodia 是Euodia的不同拼写形式(Orthographic variant)。Euodia rutaecarpa这个学名是Hook.f. & Thomson 于1875年2月在Fl. Brit. India [J. D. Hooker] 1: 490. 1875发表 Euodia ruticarpa在IPNI没搜到记录,
楝叶吴萸, 臭 檀吴萸, 楝叶吴茱(荑)Tetradium glabrifolium (Champion ex Bentham) T. G. Hartley (Evodia glabrifolia (Champ. ex Benth.) Huang) 树高达20米,胸径可达80厘米。树皮灰白色,不开裂,
有趣的是臭檀吴萸之外,原产热带地区的苏木科植物金檀木,
(Ev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 ??) 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乔木。生于海拔700-
食茱萸
芸香 科花椒屬食茱萸(透明腺點)
"食茱萸"這個名稱對文 人墨客而言,或許會有一點強說愁的感觸,許多人 立刻會和"香椿"做聯想,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山茱萸
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山荔枝 四照花
Elaeagnus angustifolia. Euonymus fortunei.
唐 茱萸 夏茱萸花
夏茱 萸, 秋茱萸Elaeagnus multiflora
茶茱萸
蜜茱萸?
三葉蜜茱萸
苗 代茱萸
others...
Elaeagnus spp. --- Brother and sisters over the world
山 茱萸科(Cornaceae). 屬:, 草茱萸屬(Chamaepericlymenum). 種:, 草茱萸(C. canadense) 草茱萸(Cornus canadensis)是山茱萸科草茱萸屬的一種草本植物。
角 马来茱萸、香茶茱萸 金 檀木
孔 雀茱萸
有一回在广西 巴马大山里看到山壁上有株红紫色大叶子植物,
4, 说不尽的茱萸
关于"《尔雅》谓之樧。"和"樧,似茱萸,出淮 南。" 有人把这个 樧字使用在成语"樧 羽而归"上,那其实是"鎩羽而归",出自南朝宋·鮑照《拜侍郎上疏》:“鎩羽暴鱗,複見翻躍。” 里面的鎩羽,表示羽毛摧落,行事失敗或不得志而归。如果樧羽而归也是同义成语的话,相信这里的"樧,似茱萸,出淮南"就好解释了,因 为那样的话就是有樧羽 特征的食茱萸对比吴茱萸而似" 樧,食茱萸,似吴茱萸,出淮南"了。
对比另外一种名称带樧字的树木,樧欏,再看看食茱 萸吴茱萸两者的羽叶特征就明白只有食茱萸才可以在风雨浇淋之后显示出樧羽落寞的样子。出了淮南就不是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言的"茱萸吳地 者入藥,故名吳茱萸" 那个吴地了,可是食茱萸的分布远远超出吴地, 这与上面描述暗合。当然,这只是偏于主观的感觉,做不了主要证据。
樧欏 桫欏属植物
桫欏、木羊齒、蛇木桫欏 Sp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Tryon
Sphaeropteris glauca, aka Cyathea
食茱萸
分 类问题经常是长期没有定论的问题针对同一植物的 不同的"事实",可以让两位名家各执一词,你说应该算谁对? 这跟亲子鉴定不是一回事,所以,小范围内的争议还少不了。
(以下到五是照搬百度里面的文章)
其二是作佩戴 用的饰物。屈原《离骚》中言:“椒专佞以 谩谄兮,樧又又 充其佩帏。”古代王妃所居之宫殿,以椒合泥涂壁,取温香、
其四,
其五是食用酿 酒。古代诗文中,咏颂茱萸酒者屡屡见之。而以唐初所撰《
义熙年间 (405~418),忽现形访宗协,宗协与之饮茱萸酒。
由于历代把茱萸 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因之,
晋周处《风土 记》亦载:“九月九日,……俗于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邪气,
茱萸 分 布广泛,除草茱萸仅稀见于长白山等较寒冷地区外, 我国山茱萸、吴茱萸多分布在陕西秦岭、四川、河南、福建、浙江、
这么看来,
推 荐: 王弘力《古代風俗百圖》
part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b3e270100n639.html
part 2 http://hi.baidu.com/zhaocheng68/blog/item/cb641e4225cfd5169313c6c7.html
part1 http://blog.sina.com.cn/s/
part 2 http://hi.baidu.com/
唐诗里的那些植物鉴赏http://tieba.baidu.
《诗经》里的植物
http://www.tianya.cn/
Subscribe to:
Posts (Atom)